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 其五十 公叔(请父谥于君君曰夫子不亦贞惠文乎故谓夫子贞惠文子 宋末元初 · 林同
五言绝句 押文韵
若把夫子论,无惭贞惠文。
不应其子戌,至自请于君。
吉水义惠社仓记 宋末元初 · 刘辰翁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七二、《须溪集》卷四、光绪《吉水县志》卷一七
邑旧有存爱庄,庄田六百石耳,岁乏困,兴发有常,官弛其租,重民食也。
粤自丙子,并为官田,而民始绝望矣。
于是邑之士聚而戚曰:「我饥矣,犹有饥于我者也」。
乃口分不腆之田为众倡,众亦黾勉惟力,沛然从之,得田一千八百七十二石有奇,是为戊寅以来平济之庄。
每岁输视民田,春夏籴踊,减损市直过半,收其直积,买田又三百石有奇。
然通可官斛九百馀耳,民饥犹不足,而庄籍为户右,日海船之造后诛,物役之不胜而指廪,噬脐甚矣。
厥亦惟按察分司马公布膏泽,识政体,而内省行省郎中二刘公实来,慨相语曰:「庄名平济,众积也,奈何与并植户计等?
壹蠲之」。
然后老稚欢呼释然,如得后望馀命无复患。
乃诸君子又聚而戚曰:「庄之累大矣,岁寸寸积,买田固善,田益广,赋盛,不愈累乎?
其自今惠民以其直勿收,田止此,且自癸未三月易其庄曰义惠社仓。
虽柁舟不岁造,尚邀福于马公,诸有徵敛,必继是以免,实永赖勿坏,劝在此记也」。
余叹曰:古人念困穷嘉惠鲜,必曰敬修其可愿,愿未有已也,而事异心违,其中有得其所不愿者矣。
是庄之建,始于夔蚿相恤,忘其家之不足,绝斗升担石以望人腹。
虽复如茨如梁,其于万家之邑六七月之食,比于成季之餐,贞惠文子之粥,其与几何?
试使敛散得人,以不倦,迟十年之后,斯人子孙生者无数,而吾亦给之为无数。
抑初志谁不愿此,积实生怨。
固非为己积也,然吏睨之为外府,官索之如盐河,一贷之不遂,再则怒,三则有受其祸者矣。
里巷之事,人情之所不能废也。
善之为惧也,陷而多责,何必任众人之所不举而后惫且悔哉?
幸遭仁贤,是庄得不败坏,而亦不敢充羡,独惩而为俭,斥而为施,何也?
其谊以为我捐以予人,则彼亦绝望也。
吾闻赎人不受金,则其后亦不赎人。
今之积者非尽民食也,有输有费,有不可会者焉。
幸而稔,十可六七存耳;
不幸水旱,十一二未可知。
而又修田莱,备水患,筑陂塘,贷种谷,僦车运,葺庄屋,走阡陌,待催吏,飨田祖。
以岁之不易,事之不虞,即十日雨,三日雪,环千里而水如去年,虽发棠垂罄,亦所收一二而止,带其褊矣,几何不绝。
义犹井也,深者甘汲。
古所谓社仓者,亦二分之息,以此为术,其后犹有官侵用而不补,私怠食而不继者。
况施之为道,徒以慰穷乏,塞观望,一志于散而民散矣。
春山之木,樵者不竭,举以与樵者,则顿首辞焉,惜其本也。
悲夫!
吾欲其营是庄也如私,私不可为;
复求一说以易之而当,当而可久,则施之之义又未为不当也。
以其极也,而吾犹有所不满,毋亦是区区者有可以充之又充之实而由是止焉,此固物之所无奈何,而理之所不能无憾者也。
夫义惠之与平济,名实远矣,记其名不记其实,则是庄繇存爱之而平济,繇平济而义惠,虽为之盛德而有加焉可也。
盖岁旱不收,有幸种而获者,或美其田之盛,而由耕者计之,盛则盛矣,不如薄收而再艺。
谓夫生意之止此也,若诸君子之生意,则未有已也。
述往二首 其二 南宋至元初 · 陈杰
六言诗 押先韵
贞惠文子升士,睿圣武公好贤。
晏平仲狐裘一,齐景公驷马千。
太保太师韩国苗公谥议 唐 · 独孤及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八十六
太师禀天纯懿。
为唐股肱。
两朝当国。
庶绩惟允。
论道赋政。
送往事居
协恭秉彝。
动罔违德。
惠和以懋其事。
明哲以保其身。
昔尝悬衡九流。
剖竹四郡。
刀尺之下无滞用。
襦裤之间无贫人。
洛阳居守
东夏辑睦。
天宝之季。
二京为戎。
皇舆西狩。
亿兆左衽。
太师践危机不易心。
处横溃不忘国。
奋身拔迹于豺狼之口。
道不污而节不夺。
忠之大者。
至德乾元年中。
天下多故。
皇纲未张。
肃宗汉宣故事。
用刑名绳下。
太师曹参为师。
持清静守职。
励翼王度
将顺事典。
人亦宁一。
厥猷茂焉。
能知人。
能官人。
慎选乃僚。
言刈其楚。
至有拔偫萃而取公器。
不五六年比肩衮职者。
光映策府
当代荣之。
汉史称胡广故吏陈蕃并为三司
太师有焉。
夫九德咸事。
宽为之首。
百工惟时。
哲则能惠。
宜其享天眉寿。
为国元老。
古者生以行观其志。
殁以谥易其名
谥之美恶。
视行之大小。
后代或三字以表德。
贞惠文子是也。
或二字以彰善。
文终侯文成侯是也。
盖其迹大名盛。
则礼优谥崇
太师德冠搢绅。
位侔周召。
将加诔谥之制。
宜以酂留为准。
谨按大戴礼。
体和居中曰懿。
文贤有成曰献。
稽千载之令典。
合二名以配德。
谥曰懿献
谨议。
福州都督府新学碑铭775年 唐 · 独孤及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九十 创作地点:江苏省常州市
世与道交相兴丧。宏之者在人。非庚桑楚。不能使畏垒大壤向化。微文翁。蜀学不崇。闽中无儒家流。成公至而俗易。民赖德施。古今一也。初成公之始至也。未及下车。礼先圣先师。退而叹堂室湫狭。敩学荒坠。惧鼓箧之道寝。子衿之诗作。我是以易其地。大其制。新其栋宇。盛其俎豆。俎豆既修。乃以五经训民。考校必精。弦诵必时。于是一年人知敬学。二年学者功倍。三年而生徒祁祁。贤不肖竞劝。家有洙泗。户有邹鲁。儒风济济。被于庶政。大历十年岁在甲寅秋九月。公薨于位。于是偫吏庶民。耆儒诸生。雨泣庙门之外。若有望而不至。号曰。岂天不欲斯文之渐渍于东瓯之人欤。不然。何锡厥化而不遐公之年也。吾党瞠然。呜呼曷归。判官膳部员外郎侍御史安定皇甫政殿中侍御史颍川韩贽监察御史河南长孙绘率门人部从事州佐县尹相与议。以公之功绩。明示后世。谓及尝同司谏之列。宜备知盛德善政。见托论撰。以实录刻石曰。公讳椅。字某。皇帝之诸父。宗室之才子。宽裕恺悌。孝慈忠敬。庄而成式。文而强力。治王氏易左氏春秋。酌其精义。以辅儒行。故居处执事。著书属词。非周公轨躅不践也。天宝三载选部辩论。为安阳县。中兴之后。历御史尚书郎谏议大夫给事中。十馀年间。周历三台。言中彝伦。动中大本。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家贫不乐清近。求为京兆少尹。无何。出守宏农。宏农人和。又移典华阴。兼御史中丞华阴之近者安。远者来。天子以为才任四岳十二牧之职。大历七年冬十有一月。加御史大夫持节都督福建泉汀漳五州军事领观察处置都防禦等使。八年夏四月。龙旂六辔。至自京师。闽粤旧风。机巧剽轻。资货产利。与巴蜀埒富。犹有无诸馀善之遗俗。号曰难治。公将治之也。考礼正刑。节用爱人。颁赋遣役。必齐其劳逸。视年丰耗。量入以制用。削去事之烦苛。法之掊克者。吏不奉职。民不帅教。则惩以薄刑。俾寖迁善。繇是民知方矣。公将安之也。初哥舒晃反书至。公屦及于门。遽命上将帅戈船下濑之师。西与钟陵军会。先拔循潮二州。以援番禺。推诚誓众。士皆奋勇。既而大憝就戮。五岭厎定。民是以康。繄我师是赖。人无奸宄寇贼之虞矣。公将教之也。考頖宫之制。作为此学而寓焉。躬率偫吏之稍食。与赎刑之馀羡。以备经营之费。而不溷于民也。先师寝庙七十子之像在东序。讲堂书室函丈之席在西序。齿冑之位。列于廊庑之左右。每岁二月上丁。习舞释菜。先三日。公斋戒肄礼。命博士率冑子。修祝嘏。陈祭典。释菜之日。衅器用币。笾豆在堂。樽罍在阼。公元端赤舄。正词陈信。是日。举学士之版。视其艺之上下。审问慎思。使知不足。教之导之。讲论以勖之。八月上丁如初礼。岁终。博士以逊业之勤惰。覃思之精粗告于公。敛其才者。进其等而贡之于宗伯。将进。必以乡饮酒之礼礼之。宾主三揖。受爵于两壶之间。堂下乐作。歌以发德。鹿鸣南陔由庚嘉鱼南山有台以将其厚意。繇是海滨荣之。以不学为耻。州县之教。达于乡党。乡党之教。达于众庶矣。公薨之明年太常议。按公叔发卫国之班制以交四邻。故易其名曰文。孔文叔其勤公家。夙夜不懈。人铭其彝鼎。以公尊教劝学。德洽荒服。乃奏谥曰成。诏赠礼部尚书。而刻金石之礼。则阙而未备。今也敢播德馨。贻之无穷。其铭曰。
公之文兮,肃恭且仁。
宣力事君,润饰经术。
厎绥斯民,公之武兮。
𩻴寡不侮,刚亦不吐。
率师勤王,戡厥丑虏。
公之移风,经始泮宫。
百堵皆兴,孔堂崇崇。
四科以班,乃侯乃公。
秩秩祀典,锵锵礼容。
大昕鼓徵,学士萃止。
褒衣方屦,登降以齿。
从公于迈,乐我泮水。
我廛我里,讲诵资始。
比屋为儒,俊选如林。
缦胡之缨,化为青衿。
公宜难老,为学者司南。
板日告凶,实天匪忱。
哕哕和鸾兮,不闻遗音。
愿言思公兮,如玉如金。
馀烈镂石,以塞民心。
又议 中唐 · 李巽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二十六
议曰。
郑珣瑜两字之谥。
太常请依前谥曰文献者
谥者
春秋褒贬之旨也。
仲尼书法。
随类推广。
虽一字褒贬。
其文犹博。
盖欲指明事业。
以昭示后代。
俾后之人惩其恶。
劝其善。
故不可苟。
谥一字
正也。
尧舜禹汤周公召公是也。
两字非正也。
谥法不载
或人臣不守彝章。
苟逞异端。
威烈慎靓是也。
或时主之权。
以功德加厚于臣也。
萧何霍光房玄龄魏徵是也。
不当加而加僭也。
孔光刘宽薛元超李元纮是也。
三字过也。
贞惠文子是也。
谥法所不载也
古今无有也。
公叔文子谥。
卫君之过也。
卫之乱制也。
不然。
即记之失也。
以一善加一字。
尧舜禹汤。
当累数十字以为谥也。
夫礼记者。
非尽圣贤之意也。
非尽宣尼之所述也。
当时杂记也。
后苍曲台记。
其弟子戴圣增损刊定为小戴礼。
今礼记是也。
若尽宣尼之所述。
戴圣岂得而增也。
宣尼修春秋。
游夏不能措一词。
以知礼记非尽宣尼所述。
戴圣得以增损也。
贞惠文子之谥。
卫君乱制也。
古今无有也。
宣尼所述。
足法哉。
郑珣瑜和茂修整。
始终无阙。
可为美矣。
至于议行考功
而度越等辈。
比于酂文成文昭魏文贞则不侔。
谥号无差
轻用国典。
失春秋之旨矣。
向者酂梁数公。
皆经纶草昧。
辅翼兴王。
以道辅君。
致于化洽。
彰灼千古。
言之者凛然生敬。
而以珣瑜齿之。
岂无愧于心哉。
夫数公者。
皆时主感风云之会。
怀谟明之美。
故加于常典。
以明其德。
亦所以笃君臣之义也。
然非正也。
权制也。
若后之人非数贤之比。
则当循常以避数贤地也。
刘仁轨薛元超李元纮加字之谥。
皆黩国典而昧彝伦。
言之可为寒心。
岂当举之以为训也。
其馀姚元崇宋璟刘幽求
或辅相一代。
致理平之化。
或忘身徇难。
成中兴之业。
又岂珣瑜之以典选为进善。
以辞疾为嫉恶耶。
皆尚口伪辩。
非守典确论也。
夫以典选者皆为进善耶。
若然者。
则国家有天下二百年。
裴行俭马戴卢从愿等数贤独见称于时也。
循资署置。
谓为进善。
异乎余所闻也。
珣瑜之病。
数月而终。
岂伪疾耶。
借使伪疾。
尤可怪也。
子路之冗食家臣。
有杀身徇难。
珣瑜台辅之重。
当危难之际。
平居则飨其高爵厚禄。
见危则奉身自保。
以此为是非之明。
董狐之书赵盾
为妄作也。
珣瑜之辞疾可责。
太常举以为德。
信君臣之义。
非常人所知也。
珣瑜之下诘李实
诚中其疾。
可谓美矣。
然则珣瑜自始筮仕。
至于启手足。
垂四十年。
历谏职。
风宪
其忠规激发。
恐有过此者。
太常举其下诘李实
未为多也。
谓为謇谔者众矣。
岂能使汲黯魏徵有惭色哉。
议云。
三代两汉无二字之谥。
此未学之过也。
荀文若之进善。
孟轲之是非。
文子之赈施。
周舍之謇谔。
珣瑜之行。
清而无阙。
可为掩之。
不足辩也。
今所议两字之谥。
亦又不当。
其议固不足斥也。
巽之言过矣。
但两字之谥。
加等之美。
萧何房玄龄言。
不在珣瑜也。
虽不敏。
至于言谥美以惑人听
此尝所激切而不平也。
终不欲有僭。
齿于萧何房玄龄之宗。
又不欲有造次。
拟于魏文贞姚元崇宋璟刘幽求之谠言悟主茂绩殊勋也。
夫前车之覆。
后车所以易辙也。
前有司之失。
后有司当有以矫之也。
不矫之。
则逶迤遂达。
以至乱制。
此有国之诫也。
威烈慎靓孔光刘宽薛元超李元纮之同于禹汤文武萧何霍光房玄龄魏徵
前有司之过。
后之专笔削者。
宜有以矫之也。
不矫之。
典礼寝乱矣。
有司不可以尤而效之也。
不可以党所见而遂僭典也。
郑珣瑜两字之谥。
请下太常重议。
若一字不足尽珣瑜之盛德。
必须两字。
则敢俟再告。
谨议。
朝散大夫使持节常州诸军事常州刺史赐紫金鱼袋独孤公行状 中唐 · 梁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二十二
仲尼述易道。
于坤曰。
君子敬以直内。
义以方外。
诗三百。
一言以蔽之。
曰思无邪。
公天生懿德。
方内直
茂才全。
发为诗文。
得大易之中。
诗人之正。
邈乎其不可及己。
七岁诵孝经。
秘书异其聪敏。
问曰。
汝志于何尚。
公曰。
立身行道。
扬名于后。
是所尚也。
后博究五经。
举其大略。
而不为章句学。
确然有可大之业。
知者益器之。
十五秘书捐馆。
公茹血在疚。
踰时而后杖。
由是乡党称孝。
二十馀以文章游梁宋閒。
通人颍川陈兼长乐贾至渤海高适
见公皆色授心服。
约子孙之契。
天宝十三载应诏京师
元宗以道莅天下。
故黄老教列于学官
公以洞晓元经。
对策高第。
解褐拜华阴
相国房琯方贰宪部
请公相见。
公因论三代之质文。
问六经之指归。
王政之根源。
宪部大骇曰。
非常之才也。
赵郡李华扶风苏源明并称公为词宗。
由是翰林风动。
名振天下。
及函洛寇扰。
公违难于江南
上元初授左金吾兵曹
都统江淮节度书记
非其好也。
未几。
徵拜右拾遗
因上疏陈便宜。
及方镇有冒于货贿。
举直错枉。
大者十馀事。
不行。
皆焚其藁。
时大盗之后。
百度草创。
太常典故。
尤所坏缺。
公为博士
祗考古道。
酌沿革之中。
凡有损益。
莫不悉当。
新平公主之子裴仿。
永清公主
公实相礼。
初以裴仆射遵庆主婚。
中诏长主后夫姜庆代焉。
公奏曰。
婚姻人道之大。
使异姓主之。
非礼也。
且无以示天下。
臣不敢奉诏。
上从之。
又议定谥法
公以为谥者
盖迹其事业邪正而褒贬之。
举一字可使贤不肖皆劝。
故其议吕諲卢弈郭知运等谥。
皆参用典礼。
约夫子之旨。
其事覈。
其文高。
学者传示以为式。
时有上议谓景皇帝未升尊位。
不宜为太祖
诏下百寮。
公按礼经。
以为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
而以其祖配之。
故三代皆以受命始封之君配昊天上帝。
唯汉氏崛起丰沛。
丰公太公皆无位无功德。
不可为祖宗。
故以高帝太祖
景帝肇启王业。
建封于唐。
高祖因之。
遂以有天下之号。
天所命也。
宜百代不迁。
因具故事条奏。
从之。
于是郊庙之礼遂定。
踰月。
拜公尚书礼部员外郎
吏部
每岁以书判试多士。
而朝列有以文学称者。
必参校辨论。
定其甲乙丙科。
至是公分其任。
求为郡守
以行其道。
濠州剌史。
公下车。
以淮士轻剽。
兵革之后。
率多不法。
长吏不能制。
遂先董之以威。
格之以政。
然后用恺悌宽厚。
渐渍其俗。
三年而阖境大化。
优诏褒美。
移拜舒州刺史
又以理行闻。
玺书就加朝散大夫检校司封郎中
赐金印紫绶。
其明年
吴楚大旱。
饿夫聚于萑蒲者十七八。
唯舒安阜近者悦。
远者来。
犬牙之境。
草窃不入。
上闻之。
诏曰。
断狱岁减。
流庸日归。
以人俗之丰给。
当淮湖之灾旱。
尔守之力也。
擢拜常州刺史本州都团练使
常州江左大郡。
兵食之所资。
财赋之所出。
公家之所给。
岁以万计。
公削其烦苛。
均其众寡。
物有制。
事有伦。
刑罚罕用。
颇类自息。
公又谓安人之道。
清而静之则定。
为而察之则扰。
故宽以居之。
仁以行之。
一变而百姓不知其理。
又一变。
知其理而不知理之所由。
比及三年。
不忍欺
路不举遗。
年谷屡熟。
灾害不作。
甲辰岁冬十月二十日
甘露降于庭树。
二十七夕乃止。
呜呼。
公庇斯人。
人方仰公。
彼天不惠。
降此大厉。
为郡之四载。
大历十二年四月壬寅晦
暴疾薨于位。
行路恸哭。
罢市者相吊踰月。
又吁嗟之声相闻。
自寮属相吏。
下逮乡老里尹。
皆率以备斋祭。
及葬之日。
缌衰送葬者数千人。
唯公体黄老之清净。
包大雅之明哲。
尊贤容众。
而交不谄渎。
本仁祖义。
而文以礼乐。
乃至温良能断。
应用不滞。
达识足以表微。
厚德足以载物。
善而不伐。
光而不耀。
内不机巧。
外无缁磷。
隤然中立。
豁若虚受。
其长人也。
先教爱而后法禁。
不迁怒以临下。
故威而不猛。
不私己以欺人。
故易而无备。
其茂学博文。
不读非圣之书。
非法之言。
不出诸口。
非设教垂训之事。
不行于文字。
而达言发辞。
若山岳之峻极。
江海之波澜。
故天下谓之文伯
有集二十卷行于代。
若艺文之士。
遭公发扬盛名。
比肩于朝廷。
则有故中书舍人吴郡朱巨川
中书舍人渤海高参
尚书左丞天水璟。
职方员外郎知制诰博陵崔元翰
考功员外郎颍川陈京
礼部员外郎北海唐次
苏州刺史高阳齐抗
其章章者也。
其睦亲与善。
自内姻及朋友所知之家。
振穷分灾。
恤孤哀丧。
颁禄归赗。
必加于常人一等。
故启手足之日。
室无馀财。
惟待赐然后乃敛。
议者于是谓公有文子之清。
子产之仁。
史鱼之直。
平仲之与人。
贾生之行义。
文翁之政事。
叔子之遗爱。
而不跻岩廊。
不享期颐。
阙致君论道之美。
以遗史册。
故凡百以为痛。
在昔孔文子以敏而好学为文。
公叔发以恤卫国凶饥为惠。
矧公功存于人。
言垂于代。
有文有质。
不忝前烈者与。
易名之礼。
请从令典。
谨状尚书考功
伏以褒德尚贤。
设教之崇轨。
谥易名
饰终之令典。
谨按故朝散大夫使持节常州诸军事常州刺史赐紫金鱼袋独孤某。
蕴黄裳之服。
协中庸之德。
正词复礼
施化为邦。
清风存乎省寺。
遗爱结于黎庶。
具美之道。
何以尚兹。
窀穸既安。
音徽日远。
请追公叔之谥。
式播臧孙之烈。
谨上。
李巽相国尚书右仆射郑珣瑜谥议 唐 · 徐复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九十四
郑珣瑜令德清规。
坐镇风俗。
理人而善政浃洽。
作相而谋猷密勿。
其终始事迹。
当时罕俦。
所以表贤易名。
实曰文献
夫文者焕乎大行。
献者轩然高名。
今而褒之。
厥有经义。
亦犹贞惠文子累数其功。
至于再三。
以劝事君者。
今奉驳议。
议其无进拔。
无是非。
无赈施。
无謇谔。
且曰二字之谥。
非三代两汉事。
愚以为巽之驳。
所谓进拔者。
岂不推择偫萃致之于庭乎。
珣瑜往司铨衡
暨当钧轴。
流品式叙。
英髦在朝。
若无奖拔之明。
则何以至此。
但如来议寡言慎行。
故其端兆不可得而窥也。
当先朝之日。
上体不平。
奸臣王叔文招权作朋。
将害于国。
其视丞相如无也。
轻诣相府。
不循旧章。
珣瑜意虽能诛。
力固不足。
移疾高谢。
万情所归。
则是非之明。
孰大于此。
夫所谓赈施者。
在礼。
家施不及国。
贤人君子。
广爱为心。
莫不开称物之源。
布厚生之政。
曩者恤灾患。
免逋租。
亦既当之矣。
其于笃亲庇族。
衣无常主。
践名教者。
谁则不行。
若以分孤寡之资。
同于赈施。
珣瑜所羞言也。
奚谓无哉。
至如謇謇匪躬。
前议已书其微婉矣。
承高论。
敢不指明。
德宗季年。
李实京兆尹
殊恩昼接。
贵幸无比。
羡馀称贷。
莫之敢非。
珣瑜众诘所繇。
上陈利害。
且曰。
取于人而未酬其直。
焉得有馀。
是其言不可谓之无謇谔矣。
伏以国朝宰辅。
谥文而兼字者
代有人焉。
房玄龄谥曰文昭
狄仁杰谥曰文惠
魏徵陆象先苏瑰宋璟张说崔祐甫谥曰文贞
刘仁轨刘幽求姚元崇裴耀卿张九龄谥曰文献
李元纮韩休并曰文忠
薛元超文懿
卢怀慎文成
苏颋文宪
杨绾文简
其馀不可悉数。
若以文包美。
不宜以他字配之。
房玄龄狄仁杰以降。
昭惠贞献忠懿成简。
皆不得正矣。
我唐声名文物二百年。
更阅偫才。
发挥王度
岂拟名之典。
独未得中邪。
不然。
何轻沮之为。
驳正所设。
但当论谥之当否。
不宜诘字之多少。
苟有不当。
一字可乎
若皆允宜。
虽二字何害。
韦巨源附会凶党。
李北海夺其嘉名。
所言至公。
人则悦服。
今既曰贤相
而又非之。
君子于其言。
岂得苟而已乎。
若曰二字非三代两汉之规。
则又异乎愚所学者矣。
夫威烈慎靓。
周王之谥也。
文终文成
汉祖之佐命也。
霍光宣成
孔光为简烈。
中代之勋德也。
刘宽昭烈
杨赐为文烈。
东都之鼎臣也。
安谓其无二字哉。
况文之为名。
其义多矣。
有经纬天地焉。
有忠信节礼焉。
立不慑。
坚强不暴焉。
有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焉。
夫匪一端。
各有所当。
若皆西伯季孙之德。
然后可称文。
鲁侯文伯歜之类。
皆不为文矣。
故诔谥之制。
因时旌别。
前状议珣瑜之行。
曰为一代之名臣。
斯其旨欤。
谨上采礼经。
旁观旧史。
参诸国典。
以定二名。
请依前谥曰文献